销售临期食品也有着法律约束

销售临期食品也有着法律约束emsp;emsp;天猫超市里每盒16.6元的泰国椰子水10元3盒,网上售价25元一包的德国进口巧克力威化饼干10元2包,原价6元一瓶的马来西亚进口苏打水10元5瓶这些平时售价不菲的进口食品,因为临近保质期,以意想不到的白菜价出售。如今,这样的临期进口食品折扣店正在京城悄然兴起。emsp;emsp;所谓的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而往日让一些商家头疼难以处理的临期食品,似乎正成为一种新的商机。尤其是,对于一些曾经小众进口食品,也就意味着可以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低价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可以说,临期食品低价销售,只要在法律框架内行事,自然对交易双方而言是互赢之举。emsp;emsp;据报道显示,类似的临期进口食品店在京城悄然兴起,并以超低价格迅速吸引客户。具体来看,形成连锁规模的品牌包括悠品食惠、T3进口食品等,连锁规模已达10余家。同时,淘宝平台上也出现了不少专营临期进口食品的网店。各大商超,几乎每天都会有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通过打折、捆绑等方式进行促销。emsp;emsp;不过,临期食品低价销售虽然是一种商机,但销售临期食品也有着法律约束。2012年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临期食品销售须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根据国家有关要求,临期食品专区(柜)管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食品经营企业管理临期食品所必须遵循的规范。emsp;emsp;当然,面对着临期进口食品店火爆社区等现象,市场监管也不能松懈。一方面应加强临期食品相关知识的普及,提升公众的认识。比如,北京市曾出台食品保质期临界6级标准,唯有让消费者认识到这些标准,才能在消费时更好地按需购买。也有必要加大消费警示,以防范过期商品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emsp;emsp;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市场监管与整治。比如,对于有意隐瞒临期食品信息的商家,须严惩不贷。今年5月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就提出,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和保质期标识等规定,严查临期、过期食品翻新销售。同时,对电商平台也应加强规制,以防范临期食品给消费者权益带来侵害。emsp;emsp;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购买低价的临期食品虽可,但也应切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比如,购物前问清细节,尤其要问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期,并协商好退换货细节,以及留存好相关消费凭据,以便于事后维权。同样,对于瞄准临期进口食品商机的淘金者而言,应认识到依法诚信经营才是发财的根本,切莫只将临期食品低价销售当商机,而不顾法律与道义。
TAG标签: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能治好吗全植物神经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
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提问
立克次体病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