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植酸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的乡愁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5:33:55 阅读: 来源:植酸厂家

居民已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正在自发地保护这条古老的胡同。这处博物馆也将成为落实群众路线、开展公众参与、实施基层自治的中心

文/李哲

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2013年10月开馆以来,已有近万人次到此参观,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居民百姓对这座博物馆更是珍爱有加,很多北京老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只是为了记得住乡愁。

这个小小的博物馆被称为北京的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其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只是为一条胡同做了一个博物馆,但这胡同极具代表性。北京没有一个专门的胡同博物馆,所以,它便暂时担负起了传承老北京胡同文化这个光荣而又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怀着朴素愿望建起这座社区博物馆的我们,于此感慨良深。

为什么建这个博物馆

先说说我们这个博物馆本身。博物馆为两进院落的四合院,占地面积一千平方米,设有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分为史家历史展厅、人艺展厅、近代教育展厅、陈西滢及凌叔华纪念展厅、胡同名人展厅、时代记忆展厅(其中设有胡同声音展区)、怀旧生活展厅和世纪新姿展厅,多功能厅主要作为文化沙龙、图书阅览以及社区居民开展活动的场所。

我们基于两点建设了它:一是传承老北京文化,让这里成为热爱老北京的人们的心灵之家,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得见往日,望得到未来,记得住乡愁;二是凝聚社区公共精神,树立文化归属感,它是历史文化的展示厅,也是居民自家小院、会客厅,还是群众的议事厅。综合这两点定位,它也许可以成为史家胡同的“文化祠堂”,以此可重建“熟人社会”,回归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努力,使人们对老北京传统文化深沉的乡愁有所安放,使得这一古老社区在文化和精神上有所依归,使得老北京的胡同生活真正有机延续,焕发生机。

那么为何要在这条胡同这个院子建设这样一个博物馆呢?这是人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简略地说,史家胡同是元大都的骨架之一,人文厚重,历史丰富。据传这里曾有史可法的祠堂,清左翼宗学亦在此地,庚款留美的前三届学子在这里就考。新中国成立后,华国锋、徐向前、荣毅仁、章士钊、乔冠华、傅作义、黄敬、胡绳、于光远、艾青、臧克家、杨朔等著名人物以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诸多老艺术家都曾在此居住。

在这条古老的胡同里,这座小小的花园宅院也有着丰厚的积淀。这里是陈西滢和凌叔华的故居,亦是民国前期著名的北京文化沙龙所在,胡适、徐志摩、林徽因、齐白石、辜鸿铭这些文化界名流都曾在此聚散,泰戈尔也曾到访,陈凌二位先生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在转让产权时也明确提出应作为公益之用,而此前这里已做过近五十年的幼儿园。加之北京市近年来致力于名城保护事业,东城区更是责无旁贷地跟上了这历史性的步伐。基于上述种种,开设一个属于一条胡同的博物馆便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公众参与和广泛合作

如今想来,整个过程更像一种摸索。

在我们基层这个小小的博物馆的建设上,有三点可讲:居民群众、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中外多种方式的协作;民间同专业的互补互动。

先说说广泛参与。最生动的是居民的参与,从博物馆的发起,到馆舍的建设,再到展陈的设计,通过开放讨论、走访座谈和志愿服务的方式,居民们充分地参与其中。办博物馆这个思路本身就是居民充分参与并体现意见的过程,我们改变了以往由上到下研究贯彻的路子,通过开放式的探讨,达成了基本的共识,那就是为这条老胡同办一个博物馆,或者说把整条胡同办成一个博物馆。这是典型的居民家门口的事情,就要由居民做主,但如何办、怎样办,街道及相关部门是要大力提供支持引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就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了。

在馆舍的修缮方面,我们成功引入“外援”,由英国查尔斯王储基金会同街道共同实施,这是一次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成功尝试。基金会专门从国外请来了公众参与的专家,于2010年4月开始实施“EBD参与式工作坊”项目,参与者有居民代表,也有规划界、建筑界人士和北京史学者,经过几轮的热烈讨论,系统性地汲取了意见,明确了定位,也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经过两年的修缮,我们拿出了一座原汁原味又独具匠心的花园馆舍。

在展陈设计阶段,我们通过公开招投标,请了业内顶尖的设计公司。在整个设计布展过程中,又尽量避免了模式化。在这方面,居民的建议和展品提供,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设计的内容,使得这个小小的博物馆非常接地气。在这里,居民们可以欣赏自己的生活,甚至自己的作品。本文来源:t望观察网

史家胡同的居民们为自己的这个博物馆,倾注了太多的心力与感情。比如,老居民李玉老师,先后捐赠了1963年自己结婚时置办的柳条行李箱、牛皮提箱以及老式英文打字机等展品,并义务当起了讲解员。再比如,年过八旬的蓝荫海老师,是居住此间60年的老居民,也是人艺的老编剧,不顾年迈,参与设计定位,联系老艺术家们,协助拍摄专题片,并帮助我们同人艺博物馆建立了共建关系,很多珍贵的人艺表演艺术的原物得以在此展示。

社会各界人士也在共创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的感召下,以志愿的形式,不计名利得失,给予了我们这个小小博物馆宝贵的支持。凌叔华女士的外孙秦思源先生义务为我们策划了“胡同声音”展区,让我们得以穿越到往日的胡同。还有更多的建筑师、设计师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意见。可以说,这座博物馆堪称政府推动、群众参与、各界响应的合璧之作。

再说说中外协作。博物馆三年创办,其中,有两年是修缮馆舍,一年展陈布置。英国查尔斯王储基金会在修缮阶段倾注了全力,在展陈阶段也多有助益。院落的修缮,坚持了原材老料传统工艺,从瓦匠到木工,从广泛收集的老材料到胡同内修房早已不常用到的老建筑工艺,都争取做到了最好。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能展示古老工艺的魅力,留住凝结了几百年历史的老砖瓦的风采,让人们看一看这才是真正的修缮,以期对逐渐蚕食古老胡同的“修缮式破坏”有所警醒。

这样的思考与行动广泛带动了胡同居民,他们将散落的砖料石材聚拢于此,也将家族的记忆安放在了这里。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引入了地源热泵、多媒体等新的技术与理念。基金会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还动用了广泛的资源。在这一点上,文化乃至文明展露了其不言而喻的共通性,对于传统的珍爱,对于历史的尊重,是一致的。可以说一条胡同的社区博物馆,牵动了跨越国界的友谊和文化的参与,实现了中英文化界共同的美好意愿。

最后是互补互动。一直以来,在胡同保护方面,有民间和专业之分。与以往不同,这一次民间和专业双方实现了良好的互补和交流。在草创阶段,我们开过多次座谈会,北京史地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业余爱好者、民间人士以及居民代表共坐一堂,场面感人至深。

老北京文化民间爱好者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在一些重要的展陈内容上,北京史专家同民间人士互通有无,相互激发,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史家胡同1959年大型沙盘的制作,就得益于老居民细致的回忆和艺术家精细的工艺。

让风貌保护与社区治理相互促进

这座小博物馆还有一大特点、一大愿望。

一大特点就是这里没有被定了级别的文物,只有百姓身边的老物件,大部分都是周边居民提供的,这是群众参与表现得最为鲜明的方面。参观者对此有热切的反响,很多人站在满满一展厅老物件前,会久久无言,沉浸在对往日的回忆之中,我想这种亲切感正是这里获得广泛认可的原因。

一大愿望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想把这博物馆办空!我们收存了不少的建筑雕饰和构件、老砖老瓦,它们本应在胡同里,在屋宇门楼上,可人们意识不到它们的珍贵,拆改丢弃。我们希望有一天大家的保护意识提高了,人们还会把它们用回原处,那时我们会无偿地提供,哪怕这博物馆空了!其实,这博物馆只是一个点,一个索引,推开门进到胡同,您才真正进入了博物馆―整条胡同的活的博物馆。在这个点上,我们正在起步,我们想把工作推进到史家胡同这条线,乃至其所在的东四南文保区这个面。

眼下,从外立面的风貌恢复到门楼、垂花门的留存看护,居民已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正在自发地保护这条胡同。下一步,我们将在充分的公众参与之上,进行开放式讨论,提升意识、形成共识,进而成立风貌保护居民自治组织,形成居民公约,就如古老的乡规民约,博物馆会成为政府落实群众路线、百姓开展公众参与、居民实施基层自治的中心,好比传统的祠堂。本文来源:t望观察网

这绝不会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而是一定程度自下而上的自觉治理,基层政府必须由“父母官”回归公仆本位,做好应有的协调和服务,在形成居民公约的基础上,聘请胡同规划建筑师、建立修缮补贴机制,汇集公益组织、专业人士、媒体等各方资源,实现风貌保护带动社区治理、社区治理又促进风貌保护的良性循环。

风貌保护的每一步都将在公众参与、协同治理这一模式下进行,唯有如此,胡同保护的规划法规才能真正落地,群众才能真正把这胡同的一砖一瓦、一门一院当作藏品来珍视呵护,才能实现老树新枝的有机保护和延续。

如今,我们正在扎扎实实地开展第一阶段的工作,不急功近利,不一厢情愿。我们开讲座,搞专题展,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请产权单位来参观交流,发动各界的志愿者参与其中,使这里既能承载人们的情感,也能充分释放民意心声。相信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下,在公众参与、协同治理的良好模式下,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丽。(作者为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天然大理石图片

吊车钢丝绳批发

电磁起动器货源